欢迎来到仪器仪表网,请记住我:yqybw.cn 【仪器仪表网】拼音首字母

大连化物所突破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多电子转移材料瓶颈 实现高能量密度

来源:中国仪器仪表网 作者:郑大 日期:2025-02-21 00:18:09
分享:

  【仪器仪表网 专题推荐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、张长昆研究团队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(AOFBs)关键材料研发中取得重要突破。针对现有技术中多电子转移有机活性分子(ORAMs)存在的稳定性与溶解性矛盾难题,研究团队通过分子结构创新设计,开发出基于芘四酮母核的不对称衍生物PT-1S,成功实现了四电子可逆转移。

水系有机液流电池

  该材料通过引入单个磺酸基团调整分子平面性,在保证电子离域稳定中间半醌自由基的同时,增强氢键相互作用,使电解液溶解性提升至0.7M,突破传统拓展共轭结构材料溶解度低的局限。所构建的对称电池在60℃高温下经1000次循环保持99.6%容量保持率,全电池能量密度达59.6 Wh/Lcatholyte,创同类体系新高。研究通过分子工程策略有效破解了"电子转移数-稳定性-溶解性"的三角制约关系,为发展低成本、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提供了新思路。

  团队前期已在活性分子设计合成、千瓦级电堆开发等方面形成系列创新成果,本次突破进一步推动了有机液流电池从实验室向实用化迈进。相关工作发表于《美国化学会志》,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专项支持,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材料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,为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。


 
0相关评论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仪器仪表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仪器仪表网(www.yqybw.cn)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。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,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仪器仪表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② 本网凡注明"来源:xxx(非本网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 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di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 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